來源:網(wǎng)絡 作者:匿名 2009-11-17 09:20:09
11月14日清晨,北京氣溫接近0℃。一大早,國家圖書館嘉言堂門前排起了長隊。這些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家長是專程前來參加第二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的。
有人說,在中國,很容易認出誰已經(jīng)為人父母,尤其是上學孩子的父母就更好辨認了。因為他們總是愁眉不展,他們有太多的困惑和壓力了。
“雖然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面臨的問題不同,但大家都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幫助孩子獲得真正的成功’。”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謝琴說,什么是人的成功?是不是把孩子培養(yǎng)成高智商、高學歷的人就是成功的教育?論壇的舉辦,正是為了幫助家長解開這些困惑,探討家庭教育如何進一步發(fā)展。
父母的角色沒法社會化
“在一切高度社會化的今天,父母的角色是沒法社會化的,家務活可以請人來幫忙做,但我們沒有辦法請人來做孩子的爸爸媽媽,同樣,家庭教育也無法社會化。”論壇上,北京師范大教育學院教授錢志亮的話,讓不少家長陷入沉思。
一年前,錢教授到山西做完一場關于家庭教育的講座后,有聽眾找到他,希望他能幫忙管教自己的孩子,并開出了驚人的酬勞:“我給你50萬,然后在北京給你買一套200平方米的房子,你幫我?guī)Ш⒆樱銉鹤釉谀膬荷蠈W就讓他也在哪兒上學,等我兒子高中畢業(yè)后,那套房子就歸你了!”
原來,這個家長是一名“煤老板”。在他的觀念里,只要舍得花錢就能為孩子“買”來好的教育。“煤老板”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但在我國,“只生不養(yǎng)”的現(xiàn)象卻不鮮見。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加大,不少年輕人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而孩子則被交給家中的老人撫養(yǎng),甚至有些孩子每天都是和保姆度過的。于是,孩子的心理問題、生理問題大量出現(xiàn),親子的矛盾也越來越凸顯。
“我就是一名教育的失敗者!”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陳向東面對臺下聽眾,開誠布公地說。有一天晚上,他11點左右回到家,剛進門就聽見大女兒寧寧的哭聲。“怎么這么晚了還不睡?”“我難過,我想媽媽了!”“媽媽不在家,爸爸在呀!”“爸爸你在家有什么用呢?你知道我的作業(yè)是什么嗎?我的語文課本是哪本嗎?你知道我在上什么培訓班嗎?”聽完女兒的傾訴,陳向東當時就傻了。
“孩子和父母之間有著一種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從生命孕育之初就確定了這種關系,而且父母對孩子來說是唯一的。”錢志亮說,在家庭教育中也會遵循這樣的原則: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父母在早期不盡職盡責就會在將來的某個時候加倍去彌補。
給孩子有質(zhì)量的時間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要多花些時間陪伴孩子。但在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俞敏洪看來,光給時間還不夠,“家長給孩子時間要給出質(zhì)量,不是在家里陪著就行了!”
俞敏洪在生活中經(jīng)常碰到一些家長,自己在家搓麻將或看電視,卻要求孩子在一邊好好做作業(yè)。有些家長雖然推掉了應酬,騰出了時間待在家,可是注意力并不在孩子身上。
“最好的辦法是你拿本書翻翻,只要書不拿倒了就行。”俞敏洪解釋說,看書是為了給孩子營造一種學習的氣場和氛圍。在孩子眼里,父母看電視、看報紙雜志都是在做不正經(jīng)的事兒。俞敏洪在家用電腦發(fā)郵件時,孩子經(jīng)常會跑來看看爸爸是不是真的在工作,因為他們的意識中認為打開電腦除了找好玩的東西就是打游戲,所以他們不認為這是一種嚴肅的狀態(tài)。
有一次俞敏洪在家做了一個試驗,家里不準看電視和玩電腦,要求愛人和女兒一起跟他看書。一開始,兒子一個人在邊上玩,最后玩著玩著發(fā)現(xiàn)自己一個人特沒勁兒,便也從書架上拿了一本書裝模作樣地看起來,盡管兒子當時還不識字,看不懂。“這就叫環(huán)境氛圍。”俞敏洪說。
臺灣彩虹兒童生命教育協(xié)會會長陳進隆自從有了孩子后,家里就再沒有播放過電視節(jié)目。他的理由是,從電視的屬性來看,大部分孩子看電視時,不會做太多的思考,大都是被動接受節(jié)目制作人設定好的議題。此外,電視節(jié)目通常比較吸引孩子的眼球,孩子看電視的時間長了,不僅會忽略很多該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會使親子互動的時間減少很多。
現(xiàn)在,陳進隆的女兒已經(jīng)上大學二年級。這么多年一家人雖然失去了電視節(jié)目帶來的很多樂趣,但卻養(yǎng)成了一起對話、討論、閱讀的習慣。每天孩子放學回來,大家總要聊聊天,孩子告訴他在學校發(fā)生什么事情,他也會分享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新鮮有趣的事情。“在青少年時期,他跟你對話的關系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所以當他面對人生很多問題的時候,不是只聽他同學的,你也有機會參與。”陳進隆說。
學會培養(yǎng)孩子的心情
“怎么星星中間還會有白色的云呢?”俞敏洪說起有一次和公司幾個30多歲的中層干部躺在壩上草原看星空時,有人突然提出這樣的疑問。一時間,臺下聽眾都笑出聲來。
“我們這兒有多少家長帶著孩子去真正看過銀河呢?”聽完俞敏洪接下來的提問,臺下一片寂靜。
有一次俞敏洪帶著家人到海邊度假。因為剛好是農(nóng)歷十五,大家便到海邊看月亮是怎么升起的。眼看著一點點的月牙漸漸探出頭來,直到突然躍出水面,月光一瀉千里投射到大家面前,頓時讓人感受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境。
1個小時后,俞敏洪說:“有點涼了,回賓館吧。”“爸爸我不走,我要看到月亮升到那個地方再走。”女兒的回答讓他感到有些意外,最后,大家在海邊又待了3個小時。
還有一次,俞敏洪帶兒子去野外露營,大家搭著帳篷睡了一夜。結果回到家里兒子在床邊也搭了個帳篷,天天鉆進去睡。有一天,兒子口里突然蹦出了一個讓他特別難忘的問題:“爸爸,我們什么時候再睡在星星下面?”
“你能說孩子內(nèi)心沒有美感嗎?內(nèi)心沒有詩意嗎?但如果我們不帶孩子去體會這些東西,他的內(nèi)心就是沒有。孩子看到的都是高樓大廈,父母間的摩擦,老師的壓迫,這樣的孩子心理是不會健康的。”
俞敏洪覺得,給孩子時間的同時,要學會培養(yǎng)孩子的心情。他的父親從小瀟灑、悠閑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了俞敏洪性情中的豁達和不在意。當他遇到困難、挫折和痛苦的時候,這種個性就明顯的發(fā)揮作用。
要蹲下來跟孩子說話
“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平等的溝通。”北京市海淀區(qū)教委主任孫鵬說,現(xiàn)在很多老師和家長總是以說教者的身份在對待孩子。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等的,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孫鵬說起教育界存在的一個怪現(xiàn)象:老師們往往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因為老師在學校里每天見到那么多優(yōu)秀的孩子,他們的腦海中已經(jīng)有了很多理想化的“白馬王子”,所以見到自己的孩子時,他們不再是一個耐心的發(fā)現(xiàn)者,而變成了一個“橫挑鼻子豎挑眼”的說教者,孩子當然難以接受這樣的教育。
孫鵬認為要改變這一點,要遵循一條重要的原則,就是要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孩子仰頭看著你,這本身在人格上就是不公平的,蹲下來跟孩子的眼睛平視著交流,這時跟孩子在人格上就是平等的了,平等的交流才有可能。”
孫鵬介紹,到西方的幼兒園去考察時,經(jīng)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景,老師不是站著也不是坐著而是趴在地上,“這不是在做游戲,而是一條教育原則”,因為成人只有放下身段才能真正和孩子站在同樣的高度,才能真正走近孩子。
創(chuàng)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李開復也贊成這樣的觀點。他認為,家長如果在孩子面前只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長輩,把孩子作為成人的附屬品,孩子就會變得保守、膽小、被動和聽話。“這種孩子在30年前的企業(yè)是受歡迎的,但是今天已經(jīng)過時了,我們今天希望培養(yǎng)的孩子是快樂的、樂觀的,是能夠信任父母、能夠彼此傾訴、能夠愛自己也能愛別人的人。所以,我做爸爸總是告訴自己要放下架子,像一個朋友一樣,拿出時間跟孩子瘋玩,讓孩子有話都跟我說。”李開復說。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