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評論員蔡方華 2009-11-19 10:19:46
北京大學宣布實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并公布第一批名單之后,爭議的聲音就始終不曾停止。除了時評圈的一些“熟臉”紛紛發(fā)表看法之外,幾個重磅人物的加入,更凸現這一話題不同尋常的熱度。
前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王旭明在自己的博客里說,校長推薦制是“一道美妙而難念的經”。王旭明的這篇博文除了標題可能有語法錯誤之外,所談到的觀點還是頗有借鑒價值的。比如,他認為,在目前的國情下,校長推薦制推廣、發(fā)展的難度很大,主要原因是校長未必真的了解自己的學生,北大的監(jiān)督約束機制也不夠完善。
與王旭明的溫和質疑相比,原武漢大學校長、著名教育家劉道玉就尖銳得多。他痛批校長推薦制沒有抓住高校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本質問題,“不直接、不科學、不權威”;如果北大“一意孤行”地推行這一制度,“肯定會失敗”。
與以上這些觀點相反,教育部一位未公開姓名的負責人則表示,北大試行校長推薦制是對高校自主選拔錄取政策的進一步深化的積極探索,是建立和完善教育誠信體系的有益嘗試,教育部鼓勵這樣做。
對一件尚在探索階段的事物作肯定或否定的判斷,是相當冒險的。校長推薦制雖然在上海等地已經試行過,但由于信息公開不夠,公眾對它的得失成敗并無多少了解。所以,目前見諸報刊的多數批評文章,觀點無一例外都出自想象。這種悲觀的想象,又緣于整個社會對教育問題的普遍憂慮。批評者對校長推薦制最大的擔憂,就是它可能損害教育公平。但它究竟怎么就會損害教育公平,連劉道玉先生也沒能說得很清楚。揣摩大概意思,人們多是這樣認為:被下放到少數校長手中的推薦權,可能成為權力與金錢圍獵的目標。最終校長推薦制會成為豪門盛宴。
這種危險是存在的嗎?當然。這可能就是王旭明先生含糊其詞的所謂“國情”。不過,從校長推薦制設計的初衷看,北大不可能意識不到這種風險。如果北大沒有能力防范教育領域之外諸種力量的干擾和侵蝕,或者說,如果校長推薦制天生就缺乏免疫力,那只能說明北大的決策者們不具備最基本的現實判斷力。這顯然是一種低估。把制度設計者想象得特別弱智、特別低能,然后再評判制度本身之不可行,這樣的誅心之論基本上是站不住腳的。
評判校長推薦制是否具有積極意義,首先要看清它在整個高考改革中的準確位置。不少人正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出現了誤判。有人以為校長推薦制就是校長直接推薦學生上北大,由此萌生了特權之惑。也有人想象校長推薦制是對高考制度的全面顛覆,由此擔心它不堪大任。事實上,校長推薦制只是高校自主招生的一個“補丁”,你可以管它叫“深化”,也可以說它是綠色通道。它的本質,是在選拔特殊和優(yōu)秀人才方面簡化了程序,以校長推薦代替高校筆試。如此而已。它的好處大概有三個方面,一是激發(fā)重點中學校長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向北大輸送人才;二是讓少數杰出但又偏科的人才多一個晉身北大的通道,這種人參加筆試可能沒戲唱;三是為全面實行自主招生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為高校自治“趟雷”。
任何改革措施都不可能是先天完美的,有時,改革甚至是試錯,但只要這樣的改革是主體積極的,就應該待之寬容。校長推薦制的積極因素體現在哪里呢?只要比較一下校長推薦制和高考加分制就一目了然了。校長推薦制是高校可以自己控制的,并有推薦者的個人信譽作為擔保,整個程序可以做到非常透明,能夠接受整個社會的監(jiān)督,因而舞弊的成本也變得非常高昂。而現行高考加分制的決策權則完全在地方,一個科長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它擺平。要想知道什么制度會損害教育公平,只要看擺平它的難度究竟有多大就清楚了。
人們對校長推薦制心存疑慮,是因為對基本的社會誠信缺乏信心。但正因為看過太多的不公平現象,正因為對現行教育體系深懷憂患,才更應該對一切大膽的探索抱持正面的態(tài)度,而不是憑想當然就一棒子打死。滅了一個校長推薦制,只會讓高等教育改革雪上加霜。這里面的輕重,實在值得好好思量一番。
推薦閱讀:
獲得推薦考生想進北大還有兩道門檻
推薦上北大源自二中校長的建議
校長回應:推薦第一步先把權力交給學生老師
39所學校最多可向北大推薦91名學生
北大回應:評審中學校長依據兩大標準
北大回應落選中學四大質疑
北京4校長有權推薦上北大的學生名額高達16名
北京市4名中學校長可推薦學生上北大
2010年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中學名單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