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2010-09-08 11:39:20
一、試題分析:
。ㄒ唬┱w評價:
重慶市2010年初中學業(yè)暨高中招生考試物理試題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精神。試題設計科學、緊扣教材、貼近生活。整套試卷考查的內容基本覆蓋了本學科的主干知識。其中各部分占分比例體現了初中物理以力學、電學為主的知識結構。難度系數和試卷結構基本與去年保持相當,更加注重了初中畢業(yè)生的學業(yè)考試因素,適當提高了試題的區(qū)分度。素材取材源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試題設計充分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科學探究方法的考查更加關注過程和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以期能引導今后的物理教學新方向,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探究。試題充分體現"以能力立意"為指導思想,對今后的物理教學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整個試卷文字表述嚴謹,圖文并茂,適合初中生閱讀,是一份高質量的試卷。
。ǘ、試卷結構和題型比例:
包括選擇題7道(21分)、填空題8道(16分)、實驗探究題3道(20分)、論述與計算題3道(23分)。試題中力學32分,電學32分、熱學8分、光學8分,基本覆蓋初中物理各重點知識點。
(三)、試題體現了三個要求:
一是《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二是教育部在2002年12月27日頒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的"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命題必須依據國家課程標準,杜絕設置偏題、怪題,要采用形式多樣的考試方式,使學生在考試中有展示特長和潛能的機會"的中考命題要求;三是《重慶市普通高中招生統(tǒng)一考試說明(物理)》的要求。
(四)、試題基本實現三個功能:
一是要減輕初中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實現大部分初中學生的畢業(yè)功能;二是要讓學習有潛力的學生脫穎而出,實現高中招生考試的甄別功能;三是要實現以期能引導今后物理教學新方向的導向功能。
。ㄎ澹、今年物理試題的特點
1.突出重點知識考查,知識點合理分布
試題的考查內容重視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約70%的試題是基礎題,約20%的試題是基礎知識的綜合應用題。重點基礎知識的考查占90%以上,確保試題有較高的信度。在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兼顧靈活性,題目難、中、易層次清晰,難度適當,有較好的區(qū)分度,體現了初中物理教學對基礎知識的全面重視。
2.突出學科特色,加強實驗能力考查
今年的實驗題從力、熱、電、光等大范圍、多方位地考查考生的實驗能力,實驗題形成了由易到難的梯度,并將科學方法、科學探究的考查融入考題。全面地反映考生的實驗能力和實驗素養(yǎng),充分體現了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的特點。例如18題,試題選取的情景素材來源于教材中伏安法測電阻實驗,在考查學生對實驗數據的處理評估能力的同時,還考查學生是否親手動手實際操作了實驗。試題重在引導考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不唯書唯師,人云亦云,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設想。該題對實驗教學有很好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生多動手去實際操作,而不是紙上談兵,沉溺于題海。設置新穎,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3.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關注現代科技和社會熱點
試題注重物理與現實的聯(lián)系,注重課改理念的滲透,比如:題1霧的形成、題8日全食天象奇觀,題4導體和絕緣體的認識、題3反射和折射成像區(qū)別、題11平均速度、題10漫反射、題7超載貨車計重收費等內容取材于與物理學相關的自然現象以及生產生活中的事實,學生不會感到陌生。試題也非常關注社會熱點,例如21題(壓軸題),以今年3月北京車展上展出的我國自行研制的混合動力汽車為背景,將當前的低碳環(huán)保與物理知識相結合,以能量為主線,低碳環(huán)保為背景材料提煉出來的一道題,而且是一道有新穎的壓軸題。
4.重視學習物理的過程和方法
題19探究小汽車座椅電加熱器的工作原理、題7探究超載貨車計重收費工作原理,題21研究混合動力汽車內燃機和動力電池怎樣同時或分別向車輪輸送能量;題18用不同實驗器材測量小燈泡的電阻等題目考查了學生對實驗設計原理、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實驗器材的使用等方面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讓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理解科學方法,培養(yǎng)科學習慣。試卷中題9電流的磁效應和電磁感應的發(fā)現、青海玉樹地震、低碳環(huán)保等題目,還關注了物理學史以及學生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發(fā)展。
二、學生答卷分析
從我縣的物理中考試卷中隨機抽取100袋中每袋試卷的第二張試卷,共計100份試卷,統(tǒng)計如下:
表1雙向細目表及各題型得分情況:
知識板塊知識點各點分值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小計
力學物體的運動3.752(0.75)11(2)16(1)32
力1.752(0.75)16(1)
力與運動35(3)14(0.75)
密度與浮力9.752(0.75)17(6)20(3)
壓強520(5)
簡單機械和功512(2)15(1)21(2)
機械能36(3)
電學電路初探8.752(0.75)16(1)32
4(3)18(4)
歐姆定律157(3)18(6)19(6)
電功和電功率621(6)
安全用電114(0.25)
電磁轉換29(2)
光學光的傳播18(1)8
光的反射1.753(0.75)10(1)
光的折射210(1)15(1)
透鏡及其應用3.253(2.25)8(1)
熱學物態(tài)變化31(3)8
內能513(2)14(1)16(1)21(1)
各題型得分率:74%58.8%67.2%49%62%
易中難比例7:2:1
表1雙向細目表及各知識點得分情況:
雙向細目表中能力要求的具體含義是:
A.了解和認識所列的知識內容。能描述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舉出例子,與有關問題中再認或識別它們。
B.理解所列的知識內容。能把握知識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能與已有知識建立聯(lián)系;能運用知識對相關問題進行解釋、推斷、區(qū)分、擴展;會收集、整理信息,并能用來分析、解決簡單的問題。如解釋簡單的物理現象,區(qū)分不同的概念,進行簡單的計算等。
C.能獨立操作實驗儀器;會實驗探究。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題號題型科學內容(探究)能力要求分值得分率
1選擇題物態(tài)變化液化A373%
2選擇題估測A380%
3選擇題反射和折射成像A380%
4選擇題導體和絕緣體A389%
5選擇題力學基礎B379%
6選擇題能量轉化B353%
7選擇題串聯(lián)電路、歐姆定律C368%
8填空題光的直線傳播、凸透鏡A277%
9填空題安培定則、電磁感應B、A261%
10填空題漫反射、折射A279.5%
11填空題速度、參照物B255%
12填空題機械效率B233%
13填空題熱量、電熱轉換A、B243%
14填空題開放性試題B281%
15填空題作圖題:力臂和光路圖B242%
16實驗題基本儀器讀數A482%
17實驗題教材實驗:密度測量A、B、C672%
18實驗題探究實驗:多種方法、選擇器材測電阻A、B、C1053.4%
19計算題歐姆定律B663.5%
20計算題力學:重力、壓強、浮力、液體壓強A、B853%
21計算題電功率、電功、功與能的關系A、B、C936%
1、總體評價
從上表可以看出;計算與推導題、填空題、實驗題18題的得分率較低,充分暴露出我縣物理學科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學生平時動手操作的機會少,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計算能力差。
2、各題失分情況
從學生失分的情況來看,選擇題第6題,填空題第9題、第11題、第12題、第13題、第15題,實驗題第18題,計算題第20題、第21題失分也很嚴重。
第一大題為選擇題,共有7小題,分值為21分,試題考查內容包含了初中物理的力學(第2、5、6題)、電學(第4、7題)、熱學(第1題)、光學(第3題),分布合理,題型注重基礎,對理論聯(lián)系實際考查較多,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對今后的中學教學有著良好的導向作用。
第1題考生對"液化"和"汽化"的概念混淆,錯選C的占23%,錯選D的占10%;又由于干擾信息較多,有效信息"霧"的形成過程不清,所以得分率較低。
第2題估測,也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學生答題情況較好。
第3題考查光的折射和反射成像原理,從卷面看學生掌握情況也較好。
第4題考查學生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也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學生答題情況較好。
第5題力學基本知識,情況也較好。
第6題機械能的變化。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能"在初中物理中被邊緣化,再就是讀題不細致,選A的占33%;不能運用物理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該題的得分率很低。
第7題串聯(lián)電路利用歐姆定律解決實際問題,難度值應偏大一點,但得分率第6題反而高。
第二大題為填空題,共有8小題,分值為16分。主要考查了力(第11、12、14、15題),熱(第13題),光(第8、10、15題),電磁(第9題),電學(第13、14題)。試題注重對基本概念、規(guī)律和原理應用的考查,對學生計算能力的考查比重較大,學生失分較多,試題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符合初中教學實際,對初中教學導向作用明顯。
第8題體現在對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光學原理沒弄清,透鏡和面鏡的作用模糊,也有筆誤把"透"字寫丟了。其原因可能是:學生基本概念不清,物理知識應用能力較差。建議今后物理教學中注重基本概念的教學,注重學生的理解。
第9題安培定則的應用沒掌握好,將"磁感應"和"電磁感應"混為一談。其原因是:學生基本概念不清,用詞不當。
第10題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光學特征無法區(qū)分。將"漫反射"寫成"慢反射"。
第11題從答卷情況可以看出速度單位換算錯誤較多,反映出學生的計算能力較差,這與平時學生大量使用計算器不無關系。
第12題機械效率的計算得分率非常低,反映學生根本沒掌握。
第13題熱和電轉換,屬基本公式計算,但得分率較低。反映出學生的計算能力較差,而考試時突然不容許計算器的使用有關。還可能是學生訓練太少。
第14題得分較高,表明學生能較好地應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第15題大體情況反映出學生審題不清,還有就是基本功太差,亂畫一氣,不能規(guī)范作圖,光線無箭頭,作圖不用直尺和鉛筆,這可能與平時老師要求有關。
第三大題為實驗題,共有3小題,分值為20分試題考查了基本儀器的讀數(第16題),力學試驗(第17題),電學試驗(第18題)。三個實驗三個層次,16題基本儀器的讀數,17題教材中重點實驗的再現,18題注重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考查,力圖通過紙質試題考查出學生的真正動手情況,對今后的初中試驗教學有著一定的導向作用。
第16題主要彈簧測力計、溫度計、電流表、刻度尺的讀數,得分率高,主要是難度小的緣故。其中第(1)小題分度值的判斷錯誤導致錯的多。第(2)小題錯誤很少。第(3)小題沒看接線柱,量程判斷錯誤。第(4)小題刻度尺沒有估讀或估讀錯誤。
第17題得分率高。主要錯誤在于天平的讀數錯誤在于游碼讀左邊壓的刻線。"適量的水"的含義表述不準確,理解了但表達不清楚不準確。
第18題得分率低,因為難度較大,在預料之內。測量小燈泡電阻所得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并畫成圖象進行處理;實物圖連接不簡潔、直觀,正負接線柱聯(lián)接錯誤,聯(lián)線交叉、電流表量程選取不合要求,電壓表串聯(lián)等;故障的判斷和分析是學生的難點;由實驗得出的實驗數據,也可通過計算分析實驗數據是否正確,主要考慮"臨界"狀況,最大和最小值的情況,為學習高中物理有很好的導向作用。這就暴露出初中學生真正動手做實驗的較少,試驗大多還停留在黑板上。
第四大題為計算論述題,共有3小題,分值為23分,試題考查了力學(第20、21題),電學(19、21題),試題注重對學生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應用的考查,注重學生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的考查,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考查,試題電學內容所占比例較大,考查具有相當的靈活性,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對學生能力考查比較有效。
第19題考查歐姆定路、并聯(lián)電路電阻關系,得分率高。主要的問題是對電路認識不清,字母符號和單位符號混淆。
第20題力學知識,知識覆蓋面廣。審題不細,履帶的面積乘以2;浮力公式記不清;學生計算能力很差。
第21題考查的知識點較多,具有選拔性,區(qū)分度明顯。第1問對公式的理解存在問題,而一些同學先算電阻,再計算功率導致錯誤。第2問對電功和電功率無法區(qū)別,符號錯誤。第3問功能轉換方面的計算學生題沒讀懂,又涉及轉換效率學生讀題不細致。
3、學生答卷反映出的主要問題
從學生的得分情況來看,總體還算正常。但有以下幾個問題比較突出:
第一、學生計算能力亟待加強。
如:填空題第11、12、13、19、20、21小題均能反映出學生計算能力不強,這與學生平時大量使用計算器不無關系,加以在今后的教學中,學校和老師要有意地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yǎng),減少學生對計算器的依賴。
第二、學生對基本物理概念不清;靖拍睢⒁(guī)律理解不透,模糊不清
第1題考生對"液化"和"汽化"的概念混淆,錯選C的占23%,錯選D的占10%;
第3題考生對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模糊,胡亂猜測答案;
第6題動能和勢能的變化因素考慮不夠全面,選擇其他錯誤選項的皆有;
第9題中未能分清"電磁感應現象"和"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現象",至少有1/3的考生;
第15題主要是力臂的概念沒有掌握;
第21題許多考生不能很好地區(qū)分功、功率和能量的概念,如:將功率和功或能和功率的大小進行比較,將功率的公式混用,在計算汽車的牽引力的功率時運用電功率公式P=UI進行計算。
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對物理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第三、試驗試題反映出學生實驗能力不強。
從學生答題情況可以看出學生真正能動手做實驗的少之又少,試驗中的有關技能和試驗方法(托盤天平的使用、、電路實物圖的連接)是必須通過做實驗才能實現的,答題中出現電路聯(lián)接接線柱錯誤、量程選擇錯誤、電表的串并接錯誤等。建議今后老師在教學中盡可能地加強學生實驗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有實驗資源的盡量充分的利用起來,沒有資源的盡可能地去創(chuàng)造性的做實驗。
第四、學生答題規(guī)范性有待強化,從學生答題情況反映出學生答題非常隨意。
比如:計算題大題中出現只寫數字,沒有物理公式,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連物理量符號都沒有寫,直接寫數值和答案,這與我們老師的平時要求不無關系,。物理計算題的考查不僅僅考查學生的物理知識,還考查學生的語言組織、邏輯思維、處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等綜合能力和素質,但我們的學生物理計算題做得像數學題,不能展示出應有的物理內容。
第五、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審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如第1、6、11、18、20(5)問、21(3)問題答對的較少,能夠嚴格按要求答的更少,從答題情況可以看出有的學生更本就沒有讀懂題目,有的學生答非所問,計算題第21題也反映出同樣問題。這與我們現在學生獲取知識渠道的多樣性、直觀性不無關系。建議今后教師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對物理教學的啟示
1、強化課程意識,用活教科書
新課程有一個關鍵的概念,就是"課程資源",教科書只能是教學的工具,教學質量高低主要取決于教師對教材理解、運用和發(fā)揮,取決于如何通過教材去引導和促進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應具備課程智慧,首先,"吃透"教材準確把握教科書內容脈絡。任何一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方法,編寫教科書的人必須按照學科的知識體系來安排內容,體現本學科的思維方法,教師必須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用好教材,教給學生學習物理的方法。其次,"補充"教材,定好教學的起點和目標。物理學與實際生活密切聯(lián)系,教材之外有許多相關有意義的信息,教學中應將其引入課堂,使現有的課本與課外材料相互補充,來達到既定教學目標。再次,"更新"教材,適應學生的學習過程。如果教師發(fā)現現有的教材中內容都比較過時或者不適合學生學習,那么,教師應善于"捕捉"具有時代特征的熱點知識和前沿科技方面的知識替換教材內容,使學生樂于學習,切實將物理學科的教學與科學、技術、社會緊密結合起來。
2、注重基礎,加強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
近幾年中考特別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基礎部分的試題占絕大部分,在以后的中考試題中同樣會體現,注重對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的考查。從學生答卷情況看,基礎知識還是比較薄弱,失分嚴重。物理教學應以基礎知識為重,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是物理教學的宗旨,因此,如何使學生正確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是我們每一位物理教師應探討的課題。
3、規(guī)范答題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物理的習慣
考生在答題中表現出太多的不規(guī)范,在表達時,不能運用科學的語言,物理計算當做數學計算,沒有公式,只有數學算式,作圖題不用尺規(guī)作圖等。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嚴格要求,規(guī)范解題過程的訓練,向學生講清物理解題的格式,同時教師自身要以身作則,克服課堂教學中的隨意性,給學生做出示范,讓學生在老師的影響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不容忽視的。從學生答卷看,簡單的計算都會出現錯誤,這與我們教師平時要求有關,學生平時練習大都使用計算器,因此,口算、心算的能力特別差,導致計算失分較多,特別可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作出嚴格要求,在進行計算時不允許使用計算器。
4、注重聯(lián)系實際,真正讓學生把物理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
中考命題越來越注重物理知識的應用,物理與科學、技術、社會的關系在考題中有較好的體現。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注重將物理知識與學生身邊的實際聯(lián)系起來,顯得十分重要。在課堂中要真正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滲透STS思想,以學生生活中的現象作為物理問題的切入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回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并結合社會熱點,闡釋物理知識的應用,讓學生知道物理學知識,無處不在。
5、重視實驗教學,加強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不僅是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也是學習物理的方法。在物理教學中,重視實驗探究,有助于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同時對學生探究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能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教師必須讓學生親自動手,切不可包辦代替,否則學生只能是"背實驗",不能讓學生動手完成的實驗,教師要利用學生身邊的物品制作簡易的器材,讓學生動起手來,讓學生真正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同時在實驗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完成科學探究的各個要素,突出實驗思想和實驗方法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