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 作者:中考網編輯整合 2015-11-13 22:14:51
鄰居
她,是我家的鄰居,上個星期才搬來的。她們家剛搬來的這一段時間,可讓我煩透了。每天,她都會來我家,張口便是借刀、借碗、借桶,等等,我家竟成了她的借物處了,而且還不是“常借常還”。(提分點:開頭交代“我”對鄰居的態(tài)度,在情感上先作好壓抑。)
一天,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便對媽媽說:“媽,她們家怎么什么東西都要向我們家借呀?真煩人!”
真不知道媽媽是怎么想的,眼看著我們家的東西一天一天被借走了,她卻不生氣,反而說:“她也挺辛苦的,丈夫工作在外地,自己又要到老遠的地方去打工;晚上,還那么悉心地教育孩子。鄰居嘛,能幫就幫一把。再說‘遠親不如近鄰’嘛!”(提分點;媽媽的態(tài)度熱情、大度,既與我形成對比,也反襯了下文鄰居的態(tài)度,同時也為下文作鋪墊。)
放學了,我飛奔回家,誰知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開了門,躺在沙發(fā)上,打開電視看起來。不知不覺,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爸爸媽媽仍然沒有回家,我的肚子開始“咕咕”地抗議起來了。
“篤篤……篤篤……”一陣又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媽媽回來了!我箭步跑去開門。站在我面前的,不是媽媽,卻是那個鄰居。
“孩子,借個碗吧!”她微笑著似帶幾分歉意地說。我極不情愿地拿了一個給她,心里卻不斷地嘀咕著。
“還沒有吃飯吧?”她關心地問。我撇了撇嘴。
媽媽到底去哪兒了,我又一次埋怨她。
“孩子,開開門。”又是那個鄰居。我開了門,看它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而那個碗,正是我剛才借給她的那個。
“我想你沒有吃飯吧?來,先把這碗餃子吃了,你媽媽一會兒就會回來的。”我不好意思地接過碗,連“謝謝”都忘了說。
我雙手捧著那碗餃子,原來的煩惱與埋怨都溶化了。媽媽說得對,做得對,我現(xiàn)在明白了:我家有一個好鄰居!(提分點:結尾與形狀形成“我”的態(tài)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與對比,強有力地突出了人物形象,較好地突出了文章中心。)
學習與借鑒:
1.題目新穎。“鄰居”連續(xù)重復兩次在文題中,這是反復修辭的擬題法,也很新穎醒目。在文題中又添加了標點符號“?”和“!”,清新活潑,形象生動,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懸念空間。
2.先抑后揚。小作者就是這樣通過捕捉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用樸實無華的語言,為我們刻畫了一位鄰居形象,可貴的是,文中對鄰居的情感先是“厭惡”,后是“贊美”這種先抑后揚的手法更有力地表達了鄰里之間要互幫互助的真實情感。從而告訴我們要學會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學會關心和幫助他人。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