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wǎng)編輯 2020-02-18 23:36:51
這些天,雖然武漢天氣寒冷,可東西湖武漢客廳方艙醫(yī)院C廳里卻很溫暖。這里有來自天山南北的102人組成的護理團隊日夜守護患者,他們相互配合,精心救治,為患者獻上最暖心的服務。醫(yī)患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與時間賽跑,與疫魔抗爭。
佧米力江·阿力木:“奔跑的大白”
佧米力江·阿力木是新疆第二批支援湖北醫(yī)療隊中年齡最小的男護士,來自和田地區(qū)傳染病?漆t(yī)院。
方艙里的工作瑣碎、繁忙,佧米力江年紀小,跑得快,聽到患者的召喚,穿著厚重防護服的他,總是笨拙地一路小跑來到患者身旁,大家都叫他“奔跑的大白”。
佧米力江總是仔細觀察記錄病人的病情,如有異常,馬上向醫(yī)生匯報,醫(yī)生來檢查時,他認真地聽和記。面對年齡大或說話帶方言的患者,他就蹲在旁邊細心傾聽,耐心解答。
剛來時,很多患者情緒不好,不愿意說話,佧米力江耐心地開導:“輕癥患者才會在這里,這里集中了全國的優(yōu)秀醫(yī)生和護士,你很快就會好起來的。”聽到小伙子這么說,患者臉上有了笑容。
每次進艙前,“奔跑的大白”總是左手提個袋,右肩扛個純凈水桶。下班后,他常常主動提出搬運重物。“男孩子嘛,多干點是應該的。”佧米力江說,“自己每天被患者和志愿者感動著,每天都有志愿者給我們送生活必需品,我還吃到了抓飯、丁丁炒面,簡直太美味了。”佧米力江在視頻里向記者展示了他的桃心發(fā)型:“這是隊里一個姐姐給我理的,代表我們對武漢的信心和愛心。”
巴依爾·杜古爾加甫:愛在只言片語間
2月16日14時,結束了從當天6時便開始的工作后,新疆第二批支援湖北醫(yī)療隊隊員、克拉瑪依市中心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護士巴依爾·杜古爾加甫脫下了身上的防護服。
防護服里早已被汗水浸濕,面頰和鼻梁也留下護目鏡深深的壓痕,巴依爾卻沒有抱怨。“困難面前不折腿,艱苦面前不彎腰。”這句蒙古族諺語是父親常常對她說的,面對疫情,這個有著17年工作經(jīng)驗的蒙古族護士時刻用這句話鼓勵自己。
在方艙醫(yī)院C廳A區(qū),巴依爾和另一名同事負責50名患者的護理工作,面對高強度工作和繁瑣的流程,需要克服很多困難。
巴依爾說,由于長時間穿防護服會缺氧,大家出發(fā)前都不敢吃太多東西。
“患者非常理解我們,從沒有人提過分的要求,大家的理解和尊重讓我覺得這個工作不累、不苦。”巴依爾說,愛是相互的,新疆得到了各援疆省市的幫助,這份深情厚誼讓我們難忘,現(xiàn)在我們就要用行動回報。
巴依爾在發(fā)藥、送飯時,常常向患者介紹新疆,提起新疆,她充滿了自豪。“我希望疫情快點過去,大家都能康復起來,我們大美新疆歡迎全國各地的客人來游玩。”巴依爾充滿期待。
巴哈爾古麗·布代西:貼心服務溫暖患者
“第一天上班時,說不緊張是假的,會擔心有被感染的風險。可真正進入了角色,就沒時間想了。”新疆第二批支援湖北醫(yī)療隊隊員、喀什地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護士長巴哈爾古麗·布代西說。
大多數(shù)患者很焦慮,會不停地問什么時候能好、什么時候能出院。為了安撫患者,巴哈爾古麗一邊帶著他們咨詢醫(yī)生,一邊從生活上給予幫助。
“有位女患者給我說,入院好幾天了,都沒洗過頭發(fā),問我能不能給她帶點洗發(fā)水來。”巴哈爾古麗說,她把微信號留給了患者,便于他們“線上下單”。就這樣,一來二去,巴哈爾古麗和大家熟悉起來,除了日常的測量體溫、發(fā)放口服藥物等工作,巴哈爾古麗只要一有時間便會陪患者聊天,教他們跳哈薩克族舞蹈。
在巴哈爾古麗和隊員們的努力下,患者放松了許多,也開始說笑了。
每天要穿著三層防護服不停巡視,護目鏡上全是霧氣,即便這樣,患者還是能認出巴哈爾古麗。“雖說我們也不是什么明星,但很多患者提出跟我們合影時,心里還是美滋滋的。”巴哈爾古麗說。
每天,不管多晚,巴哈爾古麗都會給家里打電話,報平安。她原本想給兩個孩子解釋自己為什么突然就去了武漢,沒想到8歲兒子說:“我知道武漢有人生病了,需要媽媽給他們治病。”
“上班第一天,我給患者發(fā)藥。有位患者本來是躺著的,看我去了,立刻站起來給我鞠躬。”巴哈爾古麗說,“前方有患者的支持,后方有家人的理解,這趟值!”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